9游会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评论][] >>

关于民勤骆驼客、民勤驼工,你了解多少?

媒体:民勤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中共民勤县委宣传部
专业号:
2022/4/15 18:21:14

4月10日,cctv7国防军事频道播出《你的名字——驼工魂》,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民勤驼工随军进藏、运粮援藏和修筑青藏等历史故事。

4月14日,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梦幻凉州·家园》中,讲述了抗战时期,民勤骆驼客从苏联运输物资支援抗战的历史故事。

关于民勤骆驼客、民勤驼工的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编特意整理了与之相关文学作品、新闻报道,让我们一起从文字中感受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故事!

民勤骆驼客


□ 唐仪天

所谓骆驼客,就是以饲养、放牧、营运为主要生活生存方式的人。我的故乡民勤就是一个产生骆驼客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成人绝大多数与骆驼有过千丝万缕的瓜葛。

民勤曾经土地广袤,水草丰美,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因此而兴起的驼运业,也给勤劳的民勤人创造了梦想,提供了走南闯北,阅历沧桑的机会。民勤自古就与骆驼结下不解之缘,豢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

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边贸交通的要道,为驼队运输生意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骆驼客应运而生,他们收获了一年的庄稼后,就会自觉加入骆驼客的行业。

在长期的营运过程中,骆驼客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和奇特的商旅起居技巧,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骆驼客文化。这些人每次出门都需要两三个月或者半年时间,一路风餐露宿,遭遇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威胁,有时候还要遭遇土匪强盗的诈取和劫掠,他们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送达和驼队的人员安全,就得练就一身的本领。

民勤骆驼客具有独特的生存技能和生存技巧,他们承运长途货物的时间大都在秋天,经过一个夏季和秋季的自由放养,骆驼已经完成了繁育的重要职责,广阔的草原丰美的草场给骆驼提供了足够的养料,它们个个膘肥体壮,这时候天气也凉爽了,对于骆驼而言,就是最好的走脚承运时段。

骆驼客有一套简易便利的生活工具。一梁两柱的简易毡帐,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迅速搭建或者拆卸。他们做饭的灶具叫火炬子,是用铁条围成的圆体状物品,因为透风透气性能良好、火力集中,做饭特别快。为减轻驼队负担,骆驼客出门之后,光板羊皮袄不仅是保暖的衣裳,还是做饭的案板,和面、醒面都在皮袄上进行。饭后趁着炉膛里的烈火,架上黄铜茶炊,熬制骆驼客的茶饮。大家围坐在一起,各自掏出自己的羊骨头烟棒子,大口大口吸烟。闲下来的人爱唱戏的唱戏,不唱戏的人就尽情地谝闲谎,一天的劳顿在这一茶一饭、一言一笑中烟消云散。

有时候骆驼客无法逃避骆驼的疾病困扰,每个驼队总有一个两个会医治一般牲畜疾病的能手,他们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所有技术都来源于骆驼客的口口相传。村里老人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次运输时,一个骆驼因为负重过多掉了腰子,一个把式让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七手八脚把骆驼翻放在坑里,企图让腰子复归原位。这种纯粹想当然的办法不知是否可以治疗此病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祖辈那种勇于探索,永不言弃的精神,正是这种宝贵的精神力量,才使得骆驼客生生不息,代不乏人。

遇上恶劣的风雪天气,帐篷无法搭建,人员需要休息,骆驼客有的是办法。他们拿出一种类似睡袋的脚蹬毡,驼绒或者羊绒制成的褐被子,盖上羊皮袄,然后把骆驼集中围成一圈,人睡在骆驼的脖子下,长长的嗉毛和骆驼的体温对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也是骆驼客生存的智慧之一。

一峰成年骆驼,有过一两次拉脚经历,就牢牢地记住了行走的路线,在夜行的时候,人迷了路,骆驼绝对是值得信赖的良朋益友。难怪我的姑父养了一辈子骆驼,从来不把骆驼叫骆驼或者牲口,他叫骆驼为“毛宝贝”。

民勤骆队的编制多采用奇数,7-11只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或者“一链子”。数把子骆驼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驼队。一个完整齐全的驼队,头驼必挂一桶状铁铃,内置木质铃锤,悬挂红色毛穗,也称驼铎。声音沉浑厚重,有一种穿透灵魂的魅力;尾驼挂一碗状铜铃,内置条状铁质铃锤,俗称“咋铃子”。声音清脆嘹亮,响彻整个荒原。驼铎与咋铃子声音一低一高,形成强烈对比,声声不息遥相呼应,骆驼客以此来判断夜行时驼队是否完整无缺。在路过关隘,强寇出没的地区时,为了不引起土匪们的注意,头领让骆驼客摘掉前后驼铃,通灵的“毛宝贝”顿时止息了大口喘气的声音,脚步轻轻地行走起来,直到通过危险地带。此时此刻人和骆驼灵犀相通达到了极致。

骆驼客多为贫寒的壮丁,依据技术和经验把骆驼客分成几等,各司其责,依次分为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连子。

领房子是驼队中的首领,总管驼队的一切事务,熟悉骆驼习性和疾病的治疗,能够应付各种严酷的气候条件,熟悉路线和“井头”,通常也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如果遇到强寇土匪,能够保证驼队人员和货物安全。

骑马先生的地位在驼队中仅次于领房子,主要负责前后联络、探路、寻找水源、客栈等工作。

锅头,也叫“大头”负责牵拉驼队的第一链骆驼,途中休息、宿营,由他负责生火烧饭事宜。

水头,也叫“二头”,在驼队中牵拉第二链骆驼。他的职责是配合大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和骆驼客管理。

拉连子,是驼队中最底层的劳动力。主要负责拾粪、砍柴、值夜、放牧骆驼、骆驼牵引等,成天忙上忙下,少有空闲。

至于物品的装卸,每个链子上所承载的货物都由牵引者自己完成,好的驼把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链子骆驼装备的装卸,我们按照每个骆驼驮三百斤物品计算,十一峰骆驼就是三千三百斤,每天都要装卸一次或者两次,而且都要靠一个人的能力去完成,还要走完预计走完的路程,他们的艰辛不言自喻。

民勤骆驼客具备丰富的驮运经验,因为营运的时间大都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护人和骆驼健康和舒适,一般采用夜行昼宿的起居方式,白天天气温暖,便于人畜休息,夜晚天气寒冷,骆驼和人走路时少发汗,又可减除寒凉。

民勤豢养使役骆驼历史久远,到明朝逐渐兴盛。清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驮运,开办茶庄,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赐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诰封马香亭为“资政大夫”。镇番马家制造了世间罕有的商业辉煌,他们的荣耀里无法抹去骆驼的汗马功劳。他们祖祖辈辈诚信守信,爱国如家,在国家危难之时,多次出资出力力挽狂澜,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传奇。据传他家仅白骆驼就有三百多峰,其他普通骆驼不下三千多峰。

民勤骆驼客兴盛期在清末民初。高峰期,驼户有三千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十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逐步改善,骆驼运输淡出历史舞台,骆驼客逐渐消失,这一古老的商贸行当濒临消亡。

我的祖父曾经也是一名优秀的骆驼客,他随着驼队走过许许多多水陆码头,令人惊奇的是他和伙伴们居然到过塔吉克斯坦,他们长着的是怎样一双脚板?他们经历有多少今人无法想象的艰险完成了这样的远征?我的二伯父在民勤驼队支援西藏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骆驼客,他在世时给我讲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地域环境是骆驼客产生的根由,也是骆驼客的鲜明标志。

骆驼客是文化交流交融的使者,他们承载着民勤人民的勤劳、忠厚、诚信、友爱的美好品质,行走在大江南北,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当地工农业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

民勤三面环沙,历史上位于边塞,地处民族交融区域,水草丰茂,可耕可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骆驼繁衍生长的绝佳条件。加上历代政府对骆驼养殖的鼎力支持和优惠政策,民勤的骆驼户丁兴驼旺。《镇番遗事历鉴》记载:“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始定养驼例。每五丁养一驼,三年增倍。凡五丁养二驼者,免应差,地亩征粮一半;五丁养五驼者,征粮皆免;一丁超养一驼者,按例奖赏。以故镇邑橐驼日有增加,不几年,其数至于十万计。”民勤养驼历史悠久,史有汉马唐驼之说。清代著名文史学家张澍的《橐驼曲》就述说了民勤人养驼的这种情况:“西番异畜说橐驼,不读班书费揣摹。怪状奇形君莫笑,麒麟哪肯把人驼。”爱驼养驼风靡一时。

民勤驼道四通八达,东至京津,北至库伦、莫斯科,西至西藏、新疆伊犁,南至河南等地。清朝康熙乾隆同治年间,内地与新疆西亚物资交流频繁,内地的茶叶、绫罗、刺锈、绸绢等运至新疆和西亚,口外的干鲜瓜果、地毯、毛皮、作物种子输入内地,都要依靠骆驼进行运输。在浩瀚无垠的大漠之中,民勤驼队独领风骚,阔步向前,民勤因此被誉为“大帮驼铃走天下”。“草豆为刍又食盐,镇番人(今民勤)惯走(走 参、走 覃)。载来纸布茶棉货,卸到泾阳又肃甘。” 从张澍的《橐驼曲》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当时民勤驼队的阵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马合盛驼队。民勤驼队东进西去,走南闯北,行程数万里,活动范围广,滞留时间长,为民勤驼队传说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流传于民勤城乡,伴随民勤驼队,传播至武威、张掖、酒泉等河西地区,新疆的哈密、昌吉地区,内蒙古的阿拉善、河套地区,以及青海、宁夏一带。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产生于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尤为兴盛。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马家驼队,传说故事众多,最具代表性。主要有:

“皇驼”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举行登基大典,需8匹白马作为吉祥物,因多年战乱,马匹减员严重,一时数量不够,就从镇番精选上贡白骆驼9峰。明太祖大喜,赐封白骆驼为“皇驼”。从此,镇番骆驼又被称为“贡驼”“皇驼”。

马家驼队传说故事。明末清初,陕西茶商马合盛客籍民勤。他独具慧眼,相中水草丰茂的民勤牧场,作为驼队养殖繁育基地,进而垄断、操纵河西走廊茶叶专卖市场。马家驼队人强驼壮、组织严密、训练有素、处众谦和、办事果干,在驼道上颇有名望,被慈禧太后赐于“大引商人”金字招牌。

马合盛发家的传说。马合盛家族是陕西茂陵汉将马援的后裔。明代始祖居于山西洪洞县焦马店,以开油坊卖油为生。由于为人忠厚老实,童叟无欺,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马家油坊油质好,价格公道,因此生意很是兴隆。相传有一日,一位白须老翁身背一褡裢风尘仆仆来到马家油坊,主人热情招呼,让坐,沏茶,让老人歇息。老翁说:“我不是买油的,是走亲戚路过这里,实在有点累,想把身背的褡裢暂时寄存在油坊柜台,过几日来取,不知掌柜是否同意?”掌柜满口答应。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年关将至,扫房除尘,家人发现一个落满灰尘的褡裢,猛然想起老翁,2年不见来取,可能东西不太重要。打开褡裢,里面是一个黄色包袱,解开包袱,大吃一惊,里面包着很多金元宝,还夹着一个发黄的字条,上写“乐善好施,天命所归”8个字。马氏将元宝收藏起来,除用这笔资金继续经营油坊外,还养骆驼,开当铺,家业不断兴旺起来。尔后复迁陕西,与有识之士设私塾,栽培人才,经营商业,开办茶庄,生意遍布全国13省。

马永盛的故事。清雍正初,青海的罗卜藏丹津阴谋独立,欲脱清廷。川督年羹尧闻讯,飞草奏报。雍正授年为抚远将军,提督岳钟琪任奋威将军,参赞军备。年羹尧拟集精兵4万余名,由西宁、松藩、甘州(张掖)、疏勒河四面夹击。岳钟琪冲锋陷阵,率精兵4千,“乘春草未生时,捣其不备”,丹津全军覆没,青海始定。当时,军事紧急,辎重不及,时值朝廷战乱频频,许多地方田园荒芜,生产受阻,生活窘困,无力支军。民勤马氏自告奋勇唤河西、川陕马家驼队援军,解决军用物资后勤运输保障,立下“汗驼功劳”。雍正帝诏封年羹尧一等公,岳钟琪三等公。年岳受爵时,将马氏功绩奏明雍正帝,雍正赐马氏“永盛”二字,赐勉马氏茶号永盛不衰。从此以后,马氏世家被誉为“马永盛”家。

“福”字中堂的传说。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失败,清廷割地赔款,致使国库亏空,清廷遂向全国富户摊派“战争捐款”,马氏茶庄义捐白银10万两。马氏爱国精神博得道光皇帝嘉奖,道光帝亲书一个“福”字中堂,佩以两幅金色龙条赐予马家,以示表扬。

“护国员外郎”故事。清光绪初年,左宗棠发兵西征新疆,“永盛号”马家慷慨捐银10万两,骆驼数千峰,为部队运送后勤辎重,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朝廷为标榜其忠义,封“永盛号”马家为“护国员外郎”,钦授马家西北五省茶叶专营权。马家自此兴旺发达,成为西北五省富豪之一。

“黄马褂”传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商务大臣张之洞筹办官米饷银向西安运送,因车马驮力不足,一筹莫展,马合盛茶庄驻北京东家马香甫捐白银10万两,骆驼数百峰保驾运送。次年慈禧太后返回北京,特赐马香甫黄马褂一件以褒扬其功德,诰封资政大夫,夸奖说:“真不愧为一个大引商人!”光绪帝赐宫中二女与马香甫的2个儿子(长子马彤卿,次子马选生)联姻。民勤人由此传言,马永盛家娶了公主媳妇。

范长江与马合盛驼队的故事。1936年夏秋之交,日本帝国主义窥我国土,《大公报》资深记者范长江受报馆指派,不远千里孤身一人深入内蒙额济纳、阿拉善采访,在穿越腾格里沙漠时与马合盛包绥茶号大帮驼队不期而遇。范长江与马氏驼队同舟共济,路途中谈论国事兵运,共话忧国忧民衷肠。范长江由衷敬佩驼队的爱国情怀,称其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马家驼队救于佑任的故事。1940年秋,于佑任为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他在重庆接见求学的马騄程、王宜农、安兆恩、杨绮远等4位民勤籍学子。当学子们自报家门时,于公高兴而又感慨地说:“甘肃是我的舅家,民勤有我的恩人。”于父祖籍陕西三原,因家境困难,无以为生,遂逃荒到甘肃静宁为人佣工。及壮,与静宁赵氏结为伉俪,生子取名于佑任。于佑任5岁时,父母变卖甘肃静宁家中物什,买驴一头作为脚程,返回陕西三原。路经六盘山时,遭遇抢劫,强盗掠其盘资衣物脚程,将其父母捆绑投到山沟。一家人忍饥挨饿,听天由命。须臾,驼铃乍响,由远而近,他们大喊:救命!救命!解救他们的就是镇番马合盛驼队。镇定之后方知驼队是去三原送盐,和他们同路。驼队让于佑任母子骑上骆驼,其父随驼队步行,几天后到达三原。在三原县于家有2间老宅,驼队帮忙收拾好房子,又并送给一些烧柴和食物。

列宁会见民勤驼队故事。辛亥革命初,孙中山先生为和苏联政府增进国际友谊,派员去苏联洽谈,民勤驼队承担运输任务,民勤商人魏永堃(时任民勤商会会长)担任总领队。驼队分两路从西安和甘肃境内装茶起程,在酒泉集中后一起出发。历时2年,经过长途跋涉,驼队到达莫斯科,顺利完成任务。驼队全体成员受到加里宁先生的接见和热情款待,列宁等苏联领导人和各界友好与驼队成员合影留念。民勤驼队由此闻名国际。

智救徐向前的故事。1936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西路军西进途中,由于后援不继,没有供给,弹尽粮绝,在高台、倪家营等地全军覆亡,总指挥徐向前流落到民勤县昌宁乡。当地群众极力掩护徐向前,把徐藏进储菜的地窖,上面盖上烂菜叶、粪便等,造成多年废弃的样子,最终躲过马家军的搜查。徐向前在菜窖中呆了20多天。后来,民勤三雷李姓驼队要走货新疆,途经昌宁,身为驼把式的姚姓驼户随行跟队,遂把徐向前藏进驼垛中,得以脱险。驼队经过张掖后转货其他驼队,专程绕道额吉纳旗,进入巴丹吉林沙漠,再穿越腾格里沙漠,3个多月后才将徐向前送到陕北根据地。

《骆驼神卦女》的故事。1937年抗日战争中,民勤人民深明大义,节衣缩食募捐黄金5000两支援抗日,委派神勇无敌的马合盛茶号驼队头爷驼龙押送。黄金的腥味引来了贪婪的山贼、昏庸军阀,他们不念国家安危,前堵后追,拦路抢夺,绿林好汉拔刀相助,喋血驼路。骆龙历经艰难险阻终将捐资送到天津抗日前线,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西安电影制片厂将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搬上银幕,于1992年摄制发行电影《骆驼神卦女》,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民勤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班禅大师与民勤驼队的故事。1950年,为和平解放西藏,护送班禅大师返藏,政府在民勤征集骆驼3600峰,驼工360人,在西宁集结,驼队编为4队,配备解放军战士30多人。1951年12月19日,班禅大师及其行辕近2000人,浩浩荡荡从西宁出发。以马家骆驼为主的民勤驼队为护送班禅大师进藏及西藏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1953年,为支援西藏经济建设,民勤人民又再次贡献骆驼6000多峰。

马家驼队捐献飞机抗美援朝的故事。1951年,马合盛后裔将兰州的“合盛谦”茶号变卖,捐献飞机1架,支援抗美援朝。

另外,还有民勤驼队参与平叛故事。主要有参与平叛噶尔丹、支援西藏平叛、支援左宗棠收复新疆等。还有“驼镖宗师”曹振清的故事、驼镖大侠任毛头的传说等等。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活态性:民勤驼队传说故事内容丰富,许多悲壮苍凉,令人荡气回肠,如《骆驼神卦女》的故事、大侠任毛头的传说。二是传承性: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流传久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三是综合性: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折射出民勤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反映出民勤人的诚实厚道、勤劳质朴、勇敢智慧、负重奋进的内在气质和个性品格,独具地方特色。四是群体性: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是民勤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大都脍炙人口,人们喜闻乐道。尤其是大侠任毛头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成为民勤人民的骄傲。五是历史积淀性:数百年来,民勤驼队传说故事众多,以马家驼队传说故事最多,最有代表性。许多传说故事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抗日战争、文化交流,十分珍贵。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世代流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民勤驼队传说故事记载和反映了民勤驼队在丝绸之路走南闯北的艰辛历程,担任中俄友好使者,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抗日战争、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成为宝贵的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加强保护研究,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价值: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是播撒在民勤大地上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用之不竭的民间文学素材宝库。精神价值:民勤驼队传说故事中的驼队英雄人物强悍、勇敢、智慧,表现出民勤人民艺高胆大、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品质,反映出民勤人的勤朴、勇敢、智慧。学术价值:民勤驼队传说故事内容丰富精彩,许多传说故事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对于研究丝绸之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南北民族融合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民勤驼队传说故事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很少以文字形式记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涉及民勤驼队传说故事的文章分散见诸于报刊书籍,民勤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杨澄远等人采集整理的《民勤县民间故事集成》(资料本),1988、1991、1996年,政协民勤县文史委编印的《民勤文史资料选辑》,2010年出版的《民勤史话》,2011年出版的《天下民勤》(李玉寿编著),2012年编辑出版的《民勤文史》中,收录记载了部分民勤驼队传说故事。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电影《骆驼神卦女》,把民勤驼队传说故事搬上银幕。2017年3月,民勤驼队传说入录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代主要传承人有杨澄远、李万禄、李玉寿、樊泽民、邸士智等人。

(作者简介:邸士智,男,1969年1月生,三雷镇赵湖村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在民勤县文化馆工作。)

民勤骆驼客

大帮响铃走天下  丝路驼道写诗史

民勤骆驼客是古丝路沿线流行的独树一帜的以驼运商贸为核心的民俗,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境内,享誉丝绸之路。2011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勤驼队传说是骆驼客在古丝路驼道留下的流传久远的民间文学,驼夫号子是骆驼客在走南闯北的旅途中自创自唱形成的民勤地方民间音乐,2017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甘肃省民勤县被中国第三、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曾经是著名的“骆驼之乡”。被誉为“大帮驼铃走天下”的民勤驼队名震西北,在民勤乃至西北的历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勤文史资料选辑》记载: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为和苏联政府增进国际友谊,派员去苏联洽谈,民勤驼队承担运输任务,历时2年,经过长途跋涉,民勤驼队到达莫斯科,民勤骆驼客魏永堃等人受到列宁接见。李军摄于2016年6月21日

明代以来,民勤很多男丁以跟随驼队运输货物为业,成为骆驼客。明代中期,民勤县骆驼客运输日趋兴盛。清代和民国时期,最为鼎盛。最负盛名的是马家驼队,参与了清初平定葛尔丹叛乱、罗布藏丹津叛乱,清末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数次获得清廷赐号封官。民国时期,民勤骆驼客受孙中山派遣远赴苏联运送货物,受到列宁接见。新中国成立后,民勤驼队护送班禅大师返藏、为修筑青藏公路驮运物资,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竖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 驯骆驼:生驼长至3岁后,开始调驯,使其熟悉各种技能。包括训练操卧(让骆驼按指令卧下)、跟队、骑乘等。图为民勤骆驼客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韩胜业、李大金等训练骆驼操卧。2016年10月21日李军摄于西山庙台子驼场

民勤驼驼客常年走南闯北,民勤驼队路线四通八达,东北经阿拉善、包头、张家口至京津;北至乌兰巴托;东南经兰州、西安到泾阳、汉中;西南经青海至西藏;西经河西走廊、哈密、乌鲁木齐至南北疆,远至西亚;西北经新疆,至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直至俄罗斯的莫斯科。活动范围广,行程数万里,往返数月至半年。民勤骆驼客走遍了丝绸之路甘肃段辐射的整个北方地区,在异国他乡都留下了远去的背影。

▲ 装货:起场之前,民勤骆驼客把货物、生活物资、饮食设备等,用驼毛口袋和麻袋分类装好,再备好鞍子,分装于各个骆驼垛子上。图为民勤骆驼客在装货搭垛子。2016年10月22日李军摄于民勤县西山庙台子驼场

民勤骆驼客在6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跋涉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组织形式、协作规矩、生活方式、生存技巧、交流方法、习俗讲究。骆驼客是一个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团体,分为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链子等。

▲编队、起场:装好货物之后,就对骆驼进行编队。民勤驼队的编队多采用奇数,7至11峰拉成一链,俗称“一把子”。图为民勤骆驼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元生和骆驼客一起给骆驼编队,准备起场。2016年10月22日李军摄于民勤县西山庙台子驼场

民勤骆驼客运送货物,一般需要三五十天,长途则需要两年。因此要掌握训骆驼、扎鼻棍、调骆驼、编队、装货、探路、大风天气辨识方向、打踪、寻找水源、盖井、立照子、风雪宿营、续火、防狼、驼队护卫、人与骆驼常犯疾病的治疗、器物的制作修理、和异地异族交流贸易等等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这些都是历代数目庞大的民勤骆驼客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宝典”和范例,弥足珍贵。

▲ 图为骆驼客相关器具,从左上起依次是:驼毛口袋、驼铎、驼缰、脚蹬、烫钤、捻线杆、纺棰(也叫拨吊)、鼻棍子、驼毛绳、茶壶、水瘪子、栽毛褥子、毡靴。李军摄于2013年10月27日

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民勤驼队传说,主要有“皇驼”的传说、马家驼队传说、马永盛的传说、民勤驼队参与平叛的传说、“护国员外郎”的传说、民勤驼镖传说、列宁会见民勤驼队的传说、民勤驼队护送班禅大师的传说、马家驼队救于佑任的传说、马家驼队捐献飞机支援抗美援朝的传说,等等,内容荡气回肠、悲壮感人、富有传奇色彩。

▲ 民勤骆驼客柳生军、张元生、曹宗让在民勤县北山牧场演唱驼夫号子。李军摄于2015年10月12日

民勤骆驼客在驼道上传唱着用民勤方言自编自唱的《驼夫号子》《拉骆驼》等驼夫号子。曲调雄壮高亢,节奏舒缓,唱腔粗犷,古朴沧桑,常与骆驼有规律的步伐和驼铃有韵律的铃声相吻合,深受世代民勤骆驼客的喜爱,从明代唱到现在,是西北民间音乐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民勤骆驼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漫长驼道上写下了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形成了爱国兴业、勤朴忠厚、智慧勇敢、仁善诚信的民勤骆驼客精神。

▲ 吃腰食:驼队行走时间较长,骆驼客要选择合适的地段,休整一下,吃些腰食。图为民勤民勤骆驼客在途中吃腰食休整。2017年10月21日李军拍摄于巴丹吉林沙漠

民勤骆驼客深怀家国情怀,与国家共命运,参与重大历史事件,担任重要历史角色,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贸易繁荣、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著贡献,留下了珍贵的驼队传说和民间音乐,形成了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民勤骆驼客文化。民勤骆驼客文化,涉及天文、地理、交通、军事、医学、动物学、文学、音乐、商贸、民俗风物等内容,是研究中国西北社会形态变迁的鲜活资料,其内涵丰富了丝路文化,成为人类精神财富不能缺失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丝路经济发展、东西文化交流、民俗民风交融,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研究民勤历史和文艺创作的资源宝库。

▲ 图为民勤骆驼客在红崖山水库景区为游客开展骑骆驼体验服务。2011年8月23日李军摄于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规模行商货运的民勤驼队已失去实际的商业价值,骆驼客的背影渐次远去。然而,民勤骆驼客的文化仍在延续,骆驼客民俗在当今民间广泛流传,骆驼客精神已溶入民勤人的骨子里和血脉中。跌宕悲壮、脍炙人口的民勤驼队传说,仍在广泛传播讲述;雄壮高亢、粗犷沧桑的驼夫号子,依旧在民间传唱。这种活态传承,加之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新的骆驼客涌现,开展骆驼客体验和研学游服务,以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的形式融入丝路文化旅游,再加上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工具的记录整理,民勤骆驼客和骆驼客文化,一定会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 野外宿营: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驮运沙漠特产的张元生驼队夜晚在沙丘宿营。李军摄于2016年10月21日

民勤骆驼客秉承的坚韧自强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组织规矩、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的理念,依然普遍留存并影响久远,符合新时代的需要。更全面地发掘、研究和保护传承民勤骆驼客和骆驼客文化,传承民勤骆驼客精神,对于填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民俗方面的空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激励人们爱国创业,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文来源:民勤县文化馆)

戈壁驼场焕发新生机

一场春雨让刚刚暖起来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气温又骤降了几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乌兰县“开展党史教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热情。

连日来,距离乌兰县60公里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车水马龙。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带着初心走进这座承载着“柴达木精神”“两路精神”和一代代驼工们卓越功勋的“荣誉殿堂”。

60多年前,广大驼工们拉着一峰峰骆驼,将一批批粮食运抵西藏,用朴实坚定的脚步书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里是海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记录和凝聚着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

在莫河骆驼场,记者一行见到姚明宗老人时,他正带着老花镜伺弄着自己老平房里的花花草草。

“老爷子岁数大了,平日里就住在不远处的家属院里,可他没事儿就喜欢跑到这还没拆的旧房子里,小酌一杯,伺弄花草。”随行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存虎说,“现在驼场附近还有很多没有拆除的窑洞、土坯房,都是当年的驼工们生产生活的地方。”

或许,这些未拆的土坯房是姚明宗老人对过往岁月的寄托。

今年87岁的姚明宗是“驼一代”,1953年,他从甘肃民勤老家拉着37峰骆驼参加了进藏运输队,从柴达木莫河驼场为起点,为西藏人民运送粮食及物资。

“进藏途中气候恶劣,海拔高,我们忍受着严寒、风暴袭击,嘴上、手上、脸上都冻裂了口子,由于当时路途艰难,吃不饱、穿不暖,外加高原气候严酷,很多时候睡一觉醒来,有的战友就不在了,骆驼伤亡也很惨重……”

老人年岁大了,很多最近的事情都记不太清,可对这段尘封的往事却记忆深刻。

60多年过去了,建基立业的老驼工们没有走,而是接来亲属,垒屋砌灶,生儿育女。今天的莫河,生活着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驼场人。一代代驼场人靠着强大的凝聚力,永世传承,生生不息。

莫河骆驼场的职工张尚云是“驼三代”,他的外公马维雄是当时进藏驼队的驼工,是“驼一代”,谈起外公,张尚云感慨万千。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祖辈护送班禅返回西藏,跟随慕生忠将军修建天路,正是他们一铁锹一铁锹地开垦,一棵树一棵树地栽种,才使得曾经荒无人烟的柴达木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

苍凉的戈壁大漠,广袤的雪山草地,浑厚的驼铃声……岁月变迁,曾经的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换了新颜。

2020年末,莫河驼场各类牲畜存栏数共计7434头(只),畜牧业实现销售收入867万元。荣获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茶卡羊”品牌的主产区,年可出售茶卡羊肉500吨。

12月8日莫河驼场“茶卡羊”入选2020年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百家优品名单。

“莫河驼场是西藏运输总队的传人、青藏公路的开路先锋,也是共和国第一个国营驼场。”莫河驼场副总经理王作江说,今天,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驼场审时度势,致力实现转型升级,依托距茶卡盐湖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地缘优势,莫河驼场聚力提升旅游产业,带动传统一、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莫河驼场茶卡羊等肉食及副产品的附加值,力争实现莫河驼场的二次辉煌。

(来源:青海日报)

我们这三代

大漠苍苍驼铃声,在乌兰县茶卡镇坐落着一个走过68年风雨历程的功勋老国企——莫河驼场,68个冬去春来,如今莫河驼场的卓越发展,离不开莫河新老三代人的坚守与付出。

一代驼工的血肉付出

回首来时路,1953年春天,当时有3万多人的进藏部队处境十分困难。中央决定由内地向西藏运粮,解决部队的吃粮问题,救济藏族人民群众,为此,西北局成立了西藏运输总队,当运输队的第一声驼铃声在高原响起,由莫河驼场第一代驼工书写的辉煌历史由此展开......

△西藏运输总队头驼驼铃

陈列馆里残破的红旗,生锈的锹镐,一件件当年的实物,一幅幅珍贵的留影,都是那段燃情岁月的见证,“这面五星红旗的历史意义很是非凡:她是历史上第一面跨过唐古拉山的五星红旗,她也是历史上第一面完整走过青藏线的五星红旗,她更是历史上第一面挺近拉萨的五星红旗...”馆长张存虎充满情感的讲解让我们穿过时代,看到在风雪中挺进的坚定身影,走进老礼堂,看到第一代驼工进藏时使用的胶轮大车,更是瞬间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50年代,那段艰苦卓绝的燃情岁月中。

△第一代驼工进藏时使用的胶轮大车

△老礼堂里七十年代的座椅

今年87岁的姚明宗就是“驼一代”,1953年,他从甘肃民勤老家拉着37峰骆驼参加了进藏运输队,从柴达木莫河驼场为起点,为西藏人民运送粮食及物资。“进藏的时候环境很恶劣,海拔高,路途远,很多战友就牺牲在了路上,骆驼也伤亡惨重......”

68年过去了,建基立业的老驼工们在此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今的莫河,有驼二代,驼三代,甚至是驼四代的身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为老驼场的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

二代驼工的扎根实干

1986年12月,海西州人民政府决定兴办盐厂,地点划分在茶卡盐湖东侧2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兴办盐厂,谈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987年3月初,由各生产队抽调出十几个强壮人员,组成了采盐队,带着简陋的帐篷,驻进了建厂地点。高原的3、4月份,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然而具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勤劳传统的驼工后代们,兴办盐厂的热情胜于冰雪寒风。经过3个月的艰苦劳动,一条长达5.6公里的公路延伸进了盐湖,随后挖掘出来的原盐一车车运往了全国各地。

△老礼堂外景


△老礼堂内景

三代驼工的新机遇新挑战

莫河骆驼场的职工张尚云是“驼三代”,他的外公马维雄是当时进藏驼队的驼工,是“驼一代”,谈起外公,张尚云感慨万千,“那个年代,我们的祖辈,父辈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使得曾经荒无人烟的柴达木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在这长大,在这毕业,在这工作,我们这三代对这里的情感是刻进内心的。”

△对老一辈驼工的报道

岁月更迭,曾经苍凉的戈壁大漠,早已换了新颜,跟随时代转型升级是机遇更是挑战,新一代的驼场人也已经将“驼工精神”融入血液,投身时代的长河,继续奋进。近年来,莫河驼场依靠距离茶卡盐湖近的地缘优势,进行游客导流,提升莫河驼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三产发展,同时提高茶卡羊、青海骆驼等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出驼场新时代的新辉煌。

(来源:新华网)

 

莫河驼场

莫河骆驼场区位地处柴达木盆地东沿,位于茶卡镇以西南约18公里处,东南临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西北接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连都兰县的三县交界处。“莫合尔”蒙古语意为圆弯角,此地有水、有草、有河流,而且地形是圆弯角形而得名,就是莫河的意思,我们平时所说的莫河就是蒙古语的“莫合尔”音译。

解放前莫河骆驼场所属地全称为“茶卡骆驼选育场”,为马步芳的一个骑兵营常年驻扎经营。骆驼主要作为交通运输工具,驮运茶卡盐湖的青盐往返西宁各地进行交易。随着马步芳部队溃逃,“茶卡骆驼选育场”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接管,之后承担进藏物资的运输。1954年成立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现称为青海省柴达木农垦集团莫河骆驼场。

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走过近七十载艰苦辉煌,三代驼工艰苦创业、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用他们坚毅、顽强和奉献践行使命,为援藏固藏、修筑青藏公路、资源勘探开发、发展农垦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就了一段世界屋脊的传奇与辉煌,孕育了永载史册的莫河驼工精神,铸就了莫河驼工精神的丰富内涵。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后,577名驼工、牵着一千三百峰骆驼随十八军西北独立支队于8月下旬从青海省香日德镇出发进藏。到昆仑山下,进入黄河源区域。黄河源区域到处是烂泥和泥泽草地,一天只能走40里,许多地方,不是走出来的,而是躺下滚出来的,第一天就有20多人陷入泥泽里牺牲。从通天河到唐古拉山,走了22天,由于空气稀薄,地势高寒,加之长途跋涉,病号和死亡驼工人数也在增加。在党的领导下,驼工和干部战士在援藏固疆伟大斗争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高贵品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初心不改,不屈不挠,咬牙翻越唐古拉山,穿过藏北高原,12月1日到达西藏拉萨。



1951年12月15日,时任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从西安到达西宁,他代表毛泽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专程欢送十世班禅启程返藏。从西宁到拉萨,二千多公里的路程,除了凛冽的风雪、崎岖的道路,还要提防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偷袭。1951年底,西北局从甘肃民勤等地购买了1万多峰骆驼,招募了数百名驼工,护送十世班禅一行从香日德出发经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进藏。

护送十世班禅进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班禅行辕的人员包括官员、家属和卫队等共400多人,随同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约2000人。还有承担运输任务的3万余峰骆驼,800头牦牛,4000余匹军马,200多头骡子。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又恰逢严冬季节要翻越“世界屋脊”,行军数千里赶到拉萨,实在是不可想象的。这支庞大的队伍于1952年元月中下旬陆续离开香日德,分几批向西藏行进。在寒风凛冽的青藏高原上跋山涉水,2月底来到令人不寒而栗的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山峰大都在海拔六千米以上,过往的山口在海拔5200多米。这一带高寒缺氧,尤其在冬季,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攀越唐古拉山时,人人头昏脑胀,脑袋痛得好像快要炸裂,胸口好像压着千斤重担,喘不过气来,两腿虚软好像陷在淤泥里提不起脚来。牲畜也因为缺氧,胸脯像风箱那样大起大落地喘气,嘴里喷着白沫,晃悠悠地迈不开步子。再加上雪山缺草,牲畜吃不到东西,又冻又饿体力消耗非常之大。骆驼走着走着,一下卧倒在地,就再也爬不起来。在过唐古拉山的短短几天时间里,骆驼死了上万头,驼工也死了数十人。4月中下旬,护送班禅大军终于到达拉萨,胜利完成了护送十世班禅进藏。从离开西宁算起,这支特殊的队伍路上走了四个月,行程4000多里。护送十世班禅进藏是党中央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大局考量制定的战略任务,对这次关乎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大局的护送任务,驼工们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始终把大局利益放在首位,勇挑重担,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胸怀大局、肩有担当的莫河驼工的奉献精神。

1953年春天,在外国反动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对进藏部队实行经济封锁,扬言要把解放军困死在雪域高原。当时有3万多人的进藏部队和中央驻拉萨党政机关处境十分困难,根据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指示,不向地方征粮,驻藏部队陷入困境。西北军政委员会再次受命,组建西藏运输总队,说是运输总队,其实是骆驼运输队。此次共征购了2.8万多峰,每头骆驼驮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分头向西藏进发,粮食运到拉萨时已消耗了近一半。当这些驼工们陆续返回香日德后,人们发现他们去时牵着骆驼,回来时却两手空空。由于高原上恶劣的气候环境,这批进藏骆驼损失三分之二,驼工也有30多人牺牲。参加运输的驼工,历尽艰难,洒尽血汗。驼工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超几倍的体力,他们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徒步跋涉,靠着对理想的自信和革命必胜的执着,愈挫愈勇,一次次从困境中奋起,写成千里驰援的悲壮凯歌,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雪域高原。1954年5月从西藏运输总队调整下来的一千两百名驼工在世界屋脊沿人畜小道修建通往西藏的天路,创造了高原上快速筑路的传奇,当时有诗赞曰:“人民工兵钢铁汉,脸上红光映高原,铁锤举起山发颤,千年石峡今日开。”为了庆祝胜利,筑路大军把“跨越昆仑唐古拉,劈开石峡通拉萨”14个大字刻在石壁上。


1953年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物资供应问题,发展建设西藏,巩固西南国防。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说,要解决西藏的运输问题,非通公路不可。他1954年5月11日,经过动员,由24名干部,1200多名驼工组成6个筑路工程队,从格尔木向昆仑山的雪水河进发,拉开了修筑青藏公路的大幕。青藏公路从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全长2115公里,路基筑于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外国探险家曾断言,从可可西里到唐古拉山口的数百里地带,是“死神主宰的地区”。在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地区,由于常年天寒地冻,因而很多地方形成了“永冻层”,还有“翻浆地带”。驼工与解放军干部战士和科技人员大力协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力克施工极难条件,终于建成了青藏公路,勇创世界公路史上海拔最高、施工条件极难的建设奇迹。“有国才有家、国不安则家不宁”。驼工深知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因此,驼工们服从安排,大力协同,积极主动地为修筑青藏公路贡献才智,充分体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历时7月零4天, 1954年12月25日,横越“世界屋脊”、1283公里的简易公路通车,神话变成了现实。这条横跨“世界屋脊”的高原简易公路,大多出自一群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驼工之手,也是筑路大军用血肉之躯垫辅筑成的。



1955年2月24日,中央批示同意撤消西藏运输总队。5月,西藏运输总队分解为两个单位,一个是青藏公路管理局,另一个是1955年6月组建的第一个国营柴达木骆驼总场,并接收了西藏运输总队移交的7000峰残瘦弱驼,分布在从东部茶卡到西部阿拉尔、从北部大柴旦到南部香日德的荒原戈壁滩上。同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拉开帷幕,上千名地质队员被派进柴达木盆地,骆驼又成为唯一交通工具。实干与苦干是骆驼人改造世界的秘诀所在。约4000峰骆驼又走向世代蛮荒的无人区,开始书写柴达木开发史中的第一时代——骆驼时代!驼工们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发扬坚定信念、坚韧执着的奋斗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仅1964年,1400余峰骆驼运输海南、香日德等地的粮、柴、盐等物资总量1470余万斤;300余峰骆驼、9000名驼工支援海西部分地区抗雪救灾工作;200峰峰骆驼、30000名驼工支援青海草原勘测工作;100余峰骆驼支援乌兰县各建设单位运输木料400m3。在繁重运输的同时,当骆驼下场放牧时,驼工还要投入莫河的开垦荒地中。1964年以后,在驼运骤减的情况下,莫河驼工仍为国家创造利润的平均数仍然达到每人56元。





六十多年前,驼工们牵着骆驼从甘肃等地进入青海,完成随军进藏、护送班禅进藏、运粮援藏、修筑青藏公路、开发柴达木、剿匪垦荒、资源勘探等任务,之后,驼工们没有走,反而接来眷属、垒屋砌灶、生儿育女。今天的莫河,已经是他们的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他们献完青春献子孙、献完子孙献终身。不管她蕴含着怎样的苦味,但她的真实存在,却透露着一种强烈动人的凝聚力——这就是莫河驼工精神!

(来源:青海党史网上陈列馆)

 

莫河驼场,血肉筑就的一条希望之路



红色记忆  血肉筑就的一条希望之路

号角起,大风扬,建功立业卧沙场;驼铃声,声声脆,前赴后继拓征程。自20世纪50年代,当西藏运输总队的第一声驼铃在这茫茫雪域高原中激荡响起,由莫河骆驼场第一代驼工书写的历史篇章就此展开……

清明时节,怀着对革命先辈英雄的敬仰之情走进莫河骆驼场历史陈列馆,该馆是由莫河驼场上世纪60年代的老会议室改造而成,整个展馆面积160平方米,白墙红瓦,和周边的驼场旧居和驼工礼堂遥相呼应,见证和传承着莫河驼场里流淌着的“红色基因”。

“莫河驼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其前身是西北军政委员会组建的‘西藏运输总队’。历经70年的发展,莫河骆驼场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风雨历程。70年来,一批批艰苦创业的老驼工、解放军战士、知识青年、部队现役干部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用他们坚毅、顽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西藏的和平解放、青藏公路的建成及柴达木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馆长张存虎声情并茂地向我们介绍着莫河驼场的过往经历。

生锈的锹镐,破旧的水桶,真实地向我们讲述着莫河前进的历史足迹。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追忆和见证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段激扬澎湃的莫河驼场历史脉搏。今天,虽然无法准确描述和搜寻到每一位开拓者的青春剪影,但是岁月的足迹和时光的年轮已把他们的身影深深铭刻进了驼场永恒的记忆中……

据了解,目前莫河骆驼场历史陈列馆共展出相关历史文献近223份,实物383件,照片34张,雕塑1座,艺术品3件,其中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3件,国家二级文物有6件。

独立支队挺进西藏

1951年,中共西北西藏工委在甘肃民勤、武威、宁夏等地招募驼工、购买骆驼,成立西藏工委驼运总队。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京签订,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5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布进军西藏《训令》,确定由西北军区解放军、中共西北西藏工作委员会组成“独立支队”,范明任司令员、慕生忠任政委,携带粮秣军需物资进藏,西北西藏工委驼运总队负责此次进藏部队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8月上旬,由独立支队三四千名战士及驼工和2万余头(只)牲畜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伍携带200万公斤粮食,从香日德(都兰县)出发前往西藏,其间,滚身沼泽地、横渡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山,平均每行进500米就有1头牲畜倒下,最终历时近4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于12月20日与张国华将军率领的第十八军胜利会师拉萨。

据资料显示,这次进藏之旅异常艰险,独立支队从青海香日德向南,走到巴颜喀拉山下的黄河源。黄河源沼泽遍布,到处是烂泥潭,驼队的辎重一陷便很难走出。据慕生忠后来的回忆,第一次进藏他们第一天就损失了20多人,骡马损失了几百匹,加上有些骡马啃吃了有毒的草,中毒死亡近千匹。

经过9天的艰苦行军,穿过烂泥潭和沼泽地,独立支队抵达通天河。此时,正值洪水频发季节,独立支队仅靠从兰州带来的几只羊皮筏子横渡河水滔滔的河道,历时半个月,往返11次后成功渡河。渡河后,独立支队赶牲口上了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由于空气稀薄,地势高寒,加之长途跋涉,又一批人员和牲口长眠于此。面对重重艰难险阻,独立支队咬牙翻越唐古拉山,穿过藏北高原,最终顺利抵达拉萨。

独立支队进藏后,随军进藏的西北西藏工委干部们迅速完善了党组织,巩固了党对西藏的领导地位。同时,也顺利完成了中央委托的探路任务,为后期修建青藏公路和护送十世班禅返藏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护送十世班禅进藏

1951年12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习仲勋代表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专程赶到西宁欢送十世班禅启程返藏。西宁至拉萨将近有一千九百多公里的路程,沿途除了凛冽的风雪、崎岖的道路,还要提防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偷袭,这次负责护送的重担落在了西北西藏工委驼运总队组织的驼队身上。

1952年1月中旬,西北西藏工委驼运总队从甘肃民勤等地租用3万余峰骆驼,护送十世班禅及随行人员从香日德启程前往西藏。

进藏的队伍从香日德出发后,翻越乌兰山,从伊克高里向南进入巍巍昆仑山。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季节,天气特别冷,护送队伍沿途遭遇几次特大风雪,驼队艰难地行走在雪地上。夜里,骆驼卧在冰雪之中,翌日早晨出发时腹部已被牢牢冻结在地上。护送队伍为了不影响赶路,硬是用人力把骆驼从雪地里拽起来,即便是这样护送队伍仍然以几十华里的进程,克服重重困难,安全护送十世班禅及随行队伍前行。

历时4个月,行程1502公里,护送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于4月28日将十世班禅护送到了拉萨。十世班禅返回西藏后,担任当地政教领袖之职,主持后藏地方行政事务,是中央政府实现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一页。

据一名当时承担护送任务的战士回忆说:“护送班禅大师进藏的一幕幕艰难历程令人感慨万千,我们虽未能投入到枪林弹雨的壮烈战斗之中,但亲身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喜悦和成功。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为西藏的经济和建设做出贡献而感到自豪。”

在翻越唐古拉山时,由于长途跋涉,再加上长时间吃不到东西,一天时间就损失了一千多峰骆驼……

在渡过通天河时,河面上漂浮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冰块,骆驼体瘦如柴,过河都自身难保,所以驼工们只有脱去棉衣拉着骆驼过河,在冰寒刺骨的河水中行走。当时,许多同志还没走到河中央就被冰块击倒,葬身于通天河中,上百峰骆驼也死在河中……

在到达香日德的四十多天归途中,护送队伍粮食吃紧,为了充饥,只能每天吃死骆驼肉来维持生命……

护送队伍在完成护送任务返回青海的途中遇到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但即便这样,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前,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驼队前行的路,也正是这种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让这支队伍在千里进藏的路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迹。

紧急运粮援藏

西藏和平解放后,帝国主义挑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胁迫藏族人民拒售粮食给驻藏部队,驻藏部队陷入困境,西藏军民危在旦夕。1953年,驻藏部队粮食供应告急,部队存粮不足1个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千里驰援的命令。

1953年3月,刚刚完成护送班禅返藏任务的西北军政委员会临危受命,正式在香日德组建西藏运输总队,由王宝珊任总队长、慕生忠任政委、张子林任副总队长、任启明任副政委,从甘肃、宁夏等地紧急收购骆驼2.8万余峰,招募驼工数千人,负责向西藏运输粮食物资。

1953年8月5日,西北军政委员会组建的西藏运输总队在兰州成立,8月20日总队机关搬迁至青海的香日德。

1953年11月13日,运输总队将骆驼与驼工们编成队,每头骆驼驮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分头向西藏进发。

政委慕生忠带领一批驼工和骆驼,从香日德出发到昆仑山下的格尔木。这条驼道是早些年闯昆仑山的骆驼客留下来的,但由于风吹雪埋,道路时断时续,运粮队沿着此“路”前行,常常走着走着驼路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进藏不用愁,骆驼骨头当路标”。没有现成的路,慕生忠就告诉手下的驼工沿路找一些风干的骆驼粪作为路标,摸索着大致方向继续向前行进。茫茫的戈壁中很难辨别方向,运输队经常在原地徘徊打转,最终在骆驼粪、骆驼蹄印和尸骨的一路引领下抵达了格尔木。

运输队在抵达格尔木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这时运输队的粮草已经告急,但运输任务绝不能停,慕生忠一行便又踏上往西藏进发的道路。这段路要比之前的更加艰苦,运粮队眼前的路面被冰雪结结实实地覆盖着。

寒冷的冰面上,很难寻觅到粮草。草料补给的奇缺,导致驼队的骆驼身体状况日渐恶劣,一峰峰倒了下去。尽管人和骆驼的粮草都十分短缺,为了保证运粮任务顺利完成,驼工们不顾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匀出一把粮食给这些奄奄一息的骆驼。

在前行的路上条件越发艰苦,粮草的短缺和恶劣的环境造成人员牺牲。于是,队里抽出10峰骆驼专门驮运同志的尸体。驮尸队队长唐刚年每天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午夜时分他要起来看看同志的尸体;二是清晨往骆驼上搬运尸体时他要亲自点数。他在回忆录中说道:“同志死了,我们要保证他们不掉队,这就要靠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费心地照管好他们。”当驮尸队返回格尔木时,献出宝贵生命的30多位同志的遗体无一腐烂,后经格尔木站的工作人员把他们掩埋在格尔木以北的荒郊,28年后迁葬于格尔木昆仑烈士陵园。

现退休在莫河为数不多的老驼工们,至今还能描述出当年残酷而壮烈的情景:从香日德到藏北草原的黑河,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上千公里运输线上,每天天不亮就起程,下午高原上刮起大风,就必须找个避风的地方。夏天常常冒着风雨前进;冬天经常与暴风雪搏斗。唐古拉山区一场暴风雪,平地积雪1尺多厚,方圆几百里一片银白世界。大雪覆盖了草场,骆驼吃不上草,狂风把积雪吹卷到路上,饥寒交加,进退两难,一峰又一峰骆驼活活地冻死饿死了……

老人们回忆有个从民勤来的驼工刘海宽,年轻力壮,就是被风呛死的,肺都呛炸了,满嘴血沫子,脸憋得像张铁皮,黑的吓人。据史料记载,西藏运输总队运粮援藏期间,平均每运进西藏5袋面粉就有1峰骆驼死亡,驼工每向前走500米,身后就要躺下七八峰骆驼。

历时54天时间,运粮的驼队徒步1438公里,用牺牲数十名驼工,2.6万余峰骆驼的惨重代价,最终将第一批近50万公斤粮食突击运抵西藏,随后在1954年初,再次组织7000余峰骆驼二度进藏运粮。

运粮援藏,护送班禅,青藏筑路,柴达木开发……70载,莫河骆驼场这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曾在西藏和平解放、青藏公路筑成、柴达木资源勘探开发等历史事件中担负着粮食物资运输、后勤补给保障的重要作用,三千余名由驼工和战士组成的驼队,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在荒漠戈壁中跟死神赛跑,跟风沙较劲,用血肉筑成了一条永不消逝的希望之路。

感悟初心 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

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出发,我们驱车前往位于距乌兰县70公里处的莫河驼场,亲身感悟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叙说着的那些感人的先辈事迹。

当抵达莫河驼场时已接近中午,旭日的暖阳下整个驼场的轮廓显得格外靓丽,颇具历史记忆的驼工旧居和现今修建的多层楼房产生鲜明的对比,第一代驼工住的地窝子,当时进藏时使用的胶轮大车……瞬间将我们的思绪拉到上世纪50年代,那段艰苦卓绝的悲壮史实当中。

莫河驼场的前身为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组建的“西藏运输总队”,这个地方是为和平解放西藏运输物资而组建,也因驼队运输而兴。自上世纪50年代,西藏运输总队从组建到撤销,共向西藏运输粮食数百万斤。参加运输的3000多名驼工和战士,历尽艰难,洒尽血汗,源源不断地将物资运往拉萨,近三万峰骆驼死于运输途中。

追寻莫河驼场70年来的历史轨迹,我们来到了驼场中央的莫河骆驼历史陈列馆,在众多陈列实物中,我们看到一面保存完整的五星红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1951年8月上旬,独立支队的战士和驼工们一起横渡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山,首次完成进藏运输任务时第一面挺进拉萨的五星红旗,返程时,驼工们经历了风吹雨淋和重重艰险把红旗带回了驼场。

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革命先辈和驼工们不怕苦、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刻骨铭心。从第一代驼工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前赴后继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奉献,到甘做青藏公路开路先锋,冒着严寒和风雪,劈山筑路,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举在眼前掠过,再到开荒拓土,延续和发扬驼工精神,一代又一代的莫河人扎根荒漠,投身于柴达木建设……

重温革命先辈和驼工们的事迹精神,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两路”精神和驼工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拼搏进取的不竭动力。如今,作为西藏运输总队的传人、青藏公路的开路先锋、共和国第一个国营骆驼场的莫河驼场,每天吸引着近百名来自省内外的党员干部参观学习,红色基因在这里发扬和传承,永不磨灭!

红色传承 戈壁驼场 焕发新生机

一场春雨让刚刚暖起来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气温又骤降了几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乌兰县“开展党史教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热情。

连日来,距离乌兰县60公里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车水马龙。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带着初心走进这座承载着“柴达木精神”“两路精神”和一代代驼工们卓越功勋的“荣誉殿堂”。

60多年前,广大驼工们拉着一峰峰骆驼,将一批批粮食运抵西藏,用朴实坚定的脚步书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里是海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记录和凝聚着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

在莫河骆驼场,记者一行见到姚明宗老人时,他正带着老花镜伺弄着自己老平房里的花花草草。

“老爷子岁数大了,平日里就住在不远处的家属院里,可他没事儿就喜欢跑到这还没拆的旧房子里,小酌一杯,伺弄花草。”随行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存虎说,“现在驼场附近还有很多没有拆除的窑洞、土坯房,都是当年的驼工们生产生活的地方。”

或许,这些未拆的土坯房是姚明宗老人对过往岁月的寄托。

今年87岁的姚明宗是“驼一代”,1953年,他从甘肃民勤老家拉着37峰骆驼参加了进藏运输队,从柴达木莫河驼场为起点,为西藏人民运送粮食及物资。

“进藏途中气候恶劣,海拔高,我们忍受着严寒、风暴袭击,嘴上、手上、脸上都冻裂了口子,由于当时路途艰难,吃不饱、穿不暖,外加高原气候严酷,很多时候睡一觉醒来,有的战友就不在了,骆驼伤亡也很惨重……”老人年岁大了,很多最近的事情都记不太清,可对这段尘封的往事却记忆深刻。

60多年过去了,建基立业的老驼工们没有走,而是接来亲属,垒屋砌灶,生儿育女。今天的莫河,生活着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驼场人。一代代驼场人靠着强大的凝聚力,永世传承,生生不息。

莫河骆驼场的职工张尚云是“驼三代”,他的外公马维雄是当时进藏驼队的驼工,是“驼一代”,谈起外公,张尚云感慨万千。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祖辈护送班禅返回西藏,跟随慕生忠将军修建天路,正是他们一铁锹一铁锹地开垦,一棵树一棵树地栽种,才使得曾经荒无人烟的柴达木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

苍凉的戈壁大漠,广袤的雪山草地,浑厚的驼铃声……岁月变迁,曾经的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换了新颜。

2020年末,莫河驼场各类牲畜存栏数共计7434头(只),畜牧业实现销售收入867万元。荣获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茶卡羊”品牌的主产区,年可出售茶卡羊肉500吨。

12月8日莫河驼场“茶卡羊”入选2020年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百家优品名单。

“莫河驼场是西藏运输总队的传人、青藏公路的开路先锋,也是共和国第一个国营驼场。”莫河驼场副总经理王作江说,今天,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驼场审时度势,致力实现转型升级,依托距茶卡盐湖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地缘优势,莫河驼场聚力提升旅游产业,带动传统一、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莫河驼场茶卡羊等肉食及副产品的附加值,力争实现莫河驼场的二次辉煌。

(来源︱青海日报)

 

关于民勤骆驼客、民勤驼工,你了解多少? -9游会

一条公路穿越历史,铸就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青藏公路这条修筑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成为西藏自治区连通内地的交通要道。史海钩沉,张龙远,一名曾经工作在筑路队伍中的普通驼工的离世再次让人万般感怀那些曾经奋战和牺牲在“两路”上的英雄们。

8月初,记者接到青海石油管理局退休职工张青玲女士的来电,她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张龙远于6月27日永远离开了他们,享年94岁。1951年,张青玲的父亲从家乡甘肃民勤参加慕生忠将军的驼运大队,是当年建设和保障青藏公路的一名筑路驼工。

当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为了向西藏人民送去党的关怀,中央决定用骆驼向西藏运粮,解决部队吃粮问题及救济藏族群众。很快,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了西藏骆驼运输总队,时任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长的慕生忠将军被任命为总队政治委员,后来成为“青藏公路之父”。

艰苦岁月里铸就筑路精神

青藏公路北起青海格尔木,南止西藏拉萨,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在世界屋脊修筑公路,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时期,这一壮举令世界震惊。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驼工来到格尔木河畔,开始了艰难的筑路历程。1954年7月30日,公路修了三百多公里,进入可可西里,仅用时79天。之后,又在7个月内,修通了格尔木至拉萨全线。当年12月25日,在拉萨、格尔木同时举行通车典礼,世界屋脊从此告别了没有公路的时代。

那时的条件极其艰苦,要穿越浩瀚无边的戈壁沙漠,气候异常寒冷。当时的格尔木渺无人烟,张龙远所在的驼队是给部队运送粮食物资的。新兵入伍后,每人发一套破旧的军衣和7峰骆驼,驮运大约150千克面粉进藏,在格尔木稍作休息就进入昆仑山口了。

“我能想象父亲穿行在长长驼队中的身影,一定很高大。”张女士说。

运输队浩浩荡荡地向西藏进发,先从昆仑山口过五道梁、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至安多,途经那曲才能到达终点站拉萨,路途艰险。

那坚挺倔犟的背影,那隐没在云端里的故事,都成为黏稠的记忆,沉入了茫茫高原的天路雪山。父亲说,接下来这支运输队就成了修筑青藏公路的主力军,那是他们这代人肩扛手刨修成的路。说是路,不如说是雪原上的一条蚁线。

千名驼工克服困难勇向前

张女士曾听父亲说,“当年的格尔木一片荒野,人烟稀少,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那时修路没有现成的施工图纸,他们只能一边勘测,一边施工,只要路平坦,能过去车和人,在路两边放上石子,就算是路了。炸药极其短缺,只能靠钢钎、大锤、铁锹挖开坚硬的泥石沉积层。”

张女士说,父亲回忆时讲述了他们开工不久就遇到的第一场硬仗。格尔木以南的雪水河两岸,尽是坚硬的石头,一镐下去,直冒火星,至多能刨下核桃大的一块。施工这样难不算啥,可没几天很多人都得了一种怪病,身上发肿,腿上出现一块一块的紫斑,流脓出水,疼痛难忍,有很多人躺倒起不来了。这其实是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再加上没有新鲜蔬菜,导致驼工们得了败血症。慕生忠将军就让一百多名驼工来到荒滩上种萝卜,改善驼工们的伙食。

青藏公路精神永远影响世人

张女士说,让父亲最难忘的还是在海拔57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的日子。工人们一个个脸色发紫、嘴唇干裂。因为海拔高,唐古拉山的土石硬得像铁一样,一镐下去就一个白点。铁锹都被磨成了月牙铲。“稀薄的空气让我们稍微一动就喘得不行”,有的干脆就不要工具了,用冻得僵掉的手刨土石。

“由于父亲特别能吃苦,工作积极,技术好,别人抡锤80下,他能抡100下,他被提拔为队长,带领一百多名筑路工奋战在一线。他带领的分队,多次受到慕生忠将军的表扬。”

筑路大军团结一致,见山劈山,横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遇水架桥,跨长江源头沱沱河、通天河,过荒漠戈壁、高原冻土,穿石峡谷地,餐风卧雪,奋斗了7个多月。

1954年12月15日,慕生忠将军坐着吉普车进了拉萨,成为了第一个坐着汽车进拉萨的人,吉普车也是第一辆由格尔木方向开出并行驶在拉萨街头的汽车。

筑路大军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修筑了这条举世瞩目的青藏公路,一些筑路英雄长眠高原。张青玲说,对父亲张龙远这段历史的追忆,也是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这些为祖国建设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和老前辈。

(来源:西海都市报)

民勤骆驼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漫长驼道上写下了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形成了爱国兴业、勤朴忠厚、智慧勇敢、仁善诚信的民勤骆驼客精神。传承民勤骆驼客精神,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激励人们爱国创业,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民勤驼工发扬“一心向党,坚韧执著,团结奉献,与时俱进”的驼工精神,积极参与莫河驼队挺进西藏,运粮援藏,修筑青藏公路,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向他们致敬!

 

阅读 1750
推荐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9游会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9游会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9游会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9游会首页, 9游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