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防治土壤污染,政府、农民、企业家需密切联动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绿发会
专业号:
2020/12/2 10:33:38
几千年的中国史,从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部农业文明史、农耕文化史。耕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耕地土壤的结构,肥沃程度是决定农业生产力高低,农作物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把耕地土壤提到一个最高地位的人,不是别人,是毛泽东。他在195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农业的“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宪法的意义。经过历史的检验,八字宪法中,似乎只有“密”字,即密植方面很难作定量标准分析,其它七个方面还都是成立的。“土”,我国现有十八亿亩耕地,从一个方面讲今后只会少,不会多,但其耕地质量日益被化学物、重金属残留所腐蚀。“肥”,我国的农业肥料厂,多为化工肥料厂。这种肥料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固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却又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各种化学物残留就是它留下来的。“水”,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缺水地方居民生活用水,我国投资举办的水利工程是举世无双的,如三峡水库,南水北调。就是首都北京也成缺水地区了。“种”,这又是一种严重问题,很多专家都是,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种子都不在国家和农民的手中,都要进口。“保”,我认为是动植物的防病、防疫工作,通过去年的猪瘟,今年的新冠肺炎,其源头、宿主都和大农业有关。至于说到“管”、“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同时,平原地区兴起的规模经营,方向很好,“管”、“工”又上了一个机械化的台阶。统分结合兴起的合作社,是某种必然,如果合作社不分红,就不能算成功。这样看来,在农业的生产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土”、“肥”、“种”三字上还是有关国本的大问题。 我和王祥林,本次会议的冠名承办者,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认识的老朋友。1991年中央下发了由统战部作民营企业家团结、联系的日常工作。1993年王祥林等二十多位民营企业家作为全国工商联的推选人员,进入全国政协,参与了国是,政治协商的政治舞台。 王祥林获得这样的荣誉不是白来的,不是通过不正当关系得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他研发的“喷施宝”是一种含硒的有机肥料,并且一改只向土壤、植物根部施肥的做法,而改由喷雾器在植物叶面上喷施肥料的新型工艺,加大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农药残留,也不加大化肥对土壤的板结,还提高了劳动效率,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为此,他在1990年,大胆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为推广“喷施宝”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销售额最后年份上了亿元的台阶。他已从一个农民企业家,脱身而变为一名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家了。 2007年,全联组团参加了联合国日内瓦ngo大会,他积极参加,在这次联合国召开的会议中,他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10年他接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邀请,参加了“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2014年6月,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研讨会上,他作为第一签约人,首签了联合国《食品与农业商业原则》文件。以后,他陆续参加联合国ngo会议达12次之多。 今天,我国各种参加国土耕地土壤修复的企业已达上万家,各种土壤修复的全国商会也有很多家。在此希望,政府部门的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加强协调,把这类企业家团结、指导好,把各种商会的合作共事关系调节好。只有政府和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家结成紧密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动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资源。 附注:2020年11月22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会)作为支持单位举办的“2020全国土壤污染防治暨环保新型肥料研讨会及生物刺激素团体标准启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土壤治理工作委员会、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土壤和肥料领域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企业家等两百余位嘉宾参会。会议围绕 “聚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主题,助推《土壤污染防治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环保法规实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绿会创会理事长胡德平应邀参会并致辞。此文为致辞内容整理,分享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