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9游会

9游会 > 湿地新闻 > 领导活动 > 正文
[][评论][] >>

全面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媒体:原创  作者:湿地办
专业号:
2014/5/20 22:50:10

全面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

赵 树 丛

(2014年5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专题研究班是按照中组部统一的干部调训计划举办的,主要任务是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各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湿地保护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全党全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指出,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他明确要求,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增强义务植树效果,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2013年4月8—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深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要求,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考察时指出,林业工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大家。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止采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他还明确要求,发展经济、搞活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的出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条是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不仅要增加经济资产、减少财政负债,也要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环境负债,两方面都要搞离任审计、搞责任终身追究。

      ——2014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局《关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报告》上批示指出,近年来植树造林成效明显,但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要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2014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林区改革作出了重要批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关键是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重大战略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二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就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科学把握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三要深入学习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四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新期待。五要深入学习领会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森林和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六要深入学习领会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重要论述,坚决反对“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开发利用行为。七要深入学习领会改善生态任重道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八要深入学习领会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重要论述,真正把林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九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林业治理体系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化各项林业改革,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要深入学习领会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的重要论述,完善林业政策措施,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十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论述,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十二要深入学习领会林业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尽快改善全国生态状况。

      二、科学分析森林和湿地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森林和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按照《湿地公约》规定,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采用的是该定义。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所指的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在国家林业局设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和履约机构。根据国务院2008年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林业局对内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对外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

      森林和湿地是地球上两大重要生态系统,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主要讲的就是治山和治水、保护森林和恢复湿地的问题。当前,人们期待山更绿、水更清,也就是期待森林更丰富、湿地更健康。森林和湿地问题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重视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它的多种功能和重要作用决定的。

      (一)森林和湿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湿地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是水。水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存在的生命资源。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古代的猿猴变成的。也就是说,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是“森林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正是有了森林和湿地的养育与呵护,人类才能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森林和湿地的变迁史。四大古文明都发源于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生态良好的大河流域,许多人类文明也都随着森林和湿地的破坏而消亡或转移。历史上,罗布泊是一个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牛马成群的生命绿洲。公元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世纪初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塔里木河流域盲目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20世纪60年代断流,没有水源的罗布泊成为一个死湖,70年代最终干涸,周边胡杨林等植被迅速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连成一体,成为著名的生命禁区。

      (二)森林和湿地关乎自然生态平衡。森林和湿地都是“物种基因库”,森林是80%陆地生物的家园,世界上许多濒临灭绝和极度濒危的物种栖息在森林中。湿地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许多海洋水生动物需要借助淡水湿地完成产卵并度过幼年期,许多迁徙鸟类依赖湿地完成其生命循环中的重要时段。森林和湿地还是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枢纽。有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上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直接流入大海,生物固碳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

      (三)森林和湿地关乎淡水资源安全。森林和湿地具有强大的蓄水功能。研究表明,一片10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库容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31亿亩森林年涵养水源5807亿立方米,相当于近15个三峡水库的容量。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立方米淡水,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目前,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696个湖泊中有200多个萎缩,面积减少18%,蓄水量减少500亿立方米,正好与全国缺水量差不多。

      森林和湿地具有强大的调水功能。通过森林和湿地的吞吐功能,可调节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降水,减少水旱灾害发生。民间谚语说:“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雨洪资源大量流失,不是降雨量明显增多了,而是由于森林和湿地调水的功能减弱了,盛雨的“水盆”变小了,有水留不住了。全国雨洪利用率不足10%,每年直接流入大海的水量达1.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6200亿立方米用水量的2.6倍。

      森林和湿地还具有强大的净水功能。林地和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有人称之为“地球之肾”。据研究,1平方米湿地可以处理1个人产生的废水,全国湿地每年可净化水154亿吨。北京的试验表明,劣五类水质流经湿地后,可净化为三类以上水质。浙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总体保持在三类以上。1997年,纽约为保证饮用水供给,放弃了投入60-80亿美元新建水净化厂的方案,而是选择了10年投入仅为10-15亿美元营造水源涵养林的方案,通过购买周边三个流域的土地建设水源涵养林,以此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森林和湿地关乎粮油食物供给。森林和湿地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专家测算,人类每年从植被生产量中获取约12亿吨食物。我国有板栗、枣、核桃、油茶等木粮油树种300多种,种植面积2亿多亩,年产量达850多万吨。我国是淡水养殖大国,总产量居世界首位,2013年淡水养鱼产量达2635万吨,是人们获得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2013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森林与粮食安全和营养国际会议上指出,要把林业纳入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这主要是基于森林和湿地对于食物生产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

      森林和湿地还为人类食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据对我国北方平原农区多年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平均可使粮食增产15%—20%。湿地的调水蓄水功能在促进农田持续稳产高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三江平原湿地不复存在,水稻生产将缺少旱可供、涝可蓄的湿地的保护,“东北粮仓”将难以保住。如果长江中下游湿地消失,江南鱼米之乡也将不复存在。

      (五)森林和湿地关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占全球陆地总面积8.6%的湿地储存的碳总量约为770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我国沼泽湿地碳储量达47亿吨,仅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吨。同时,森林既是碳汇,又是碳源,增加森林资源能够增加碳吸收,减少森林资源就会增加碳排放。专家研究表明,全球毁林引起的碳排放已从1850年的每年3亿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年20多亿吨,占同期人类活动碳排放的25%左右。破坏1公顷若尔盖那样的湿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达1.5万吨。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排在全球第一位,而且还没有达到排放峰值,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4.5亿吨。加快林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充分发挥森林和湿地的特殊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三、切实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我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我们制定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规划,中央财政投入从“十一五”期间年均3亿元增加到今年约20亿元。2009年以来,每年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要强调湿地保护工作。我们出台了第一部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部门规章《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已有19个省份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我们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调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1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林业局关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此次调查摸清了“家底”。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完善湿地保护制度体系,依靠科技多措并举,遏制湿地减少、退化势头。

      总的来看,我国湿地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8%。其中,自然湿地466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的87.08%。全国有国际重要湿地4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577个,湿地公园723个。全国湿地保护面积达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43.51%。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湿地严重萎缩。历史上,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八百里洞庭”等湿地盛景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但现在大多已经风光不再。洞庭湖面积曾达6000平方公里,现在只有2800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又减少了477个,“千湖之省”正在消失。据统计,过去60多年,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119万公顷,占全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0年到2000年,全国湿地减少500多万公顷,近10年又减少近340万公顷。黑龙江三江平原的自然湿地由解放初的500万公顷减少到91万公顷,减少了约82%。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约5万多条减少到现在的约2.3万条,减少了一半以上。北京市的永定河,已经断流30多年,早就失去了饮用水源地的功能,目前每年还要人工补充1.3亿立方米水,让北京段恢复流水。有的专家说,如果永定河不断流、不污染,也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不需要了。

      (二)湿地严重破碎化。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造成湿地破碎化,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湿地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下降。长江中下游原有100多个通江湖泊,现在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2个,导致河流、湖泊的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多次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若尔盖湿地是黄河重要的补水区,黄河在枯水期流经该区域后,流量增加近40%。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扩大草场面积,当地对泥炭沼泽进行了大规模开沟排水,仅若尔盖县就有约10万公顷的沼泽地被排干水分,造成湿地碎片化,甚至严重沙化,降低了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成为黄河水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湿地功能严重退化。根据《201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十大流域中,黄河、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五大流域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的流域污染比较严重,四至五类、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20.9%和10.2%。调查显示,全国2/3以上的湖泊受到氮、磷等物质的污染,10%的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面积扩大了60倍。黑龙江兴凯湖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约有7000吨化肥通过地表径流入湖,湖泊不断富营养化,近年来水质由二类以上降至四类,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在我国东南沿海,许多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已处于濒危状态。

      (四)湿地物种减少。由于湿地破碎化和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无论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湖群等湿地集中连片分布的区域,还是小型河流和湖泊分布区域,随着湿地的不断消失和退化,历史上“棒打狍子瓢舀鱼”、“晚上归来鱼满仓”的景象已难再现。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比表明,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全国记录到的鸟类种类由271种减少到231种,有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分布于长江的白鳍豚已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洪湖湿地鱼类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减少到50多种。北京地区湿地鱼类已由原来的80多种减少到不足10种。

      (五)湿地保护面积偏低。目前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只有45.33%,许多生态区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重要湿地,没有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6.31%,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率仅为66.52%。

      (六)湿地保护法律缺失。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严重滞后,在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中,唯独湿地没有专门的国家立法。虽然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但《公约》的条款规定比较原则,需要有国内法进行具体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对湿地保护作出一些规定,但这些条款大多是从湿地的水、土壤、生物的单一要素来考虑的,没有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考虑湿地保护问题。

      (七)湿地保护认识不足。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相对薄弱,与森林、海洋、草原等其它生态系统相比,社会公众对湿地的概念、功能、作用等知识缺乏了解,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过度关注湿地的经济属性,忽视湿地的生态属性,不能很好地处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对湿地重取轻予或只取不予,这是造成湿地大肆开发和无序利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黑龙江省明水湿地、河北省白洋淀湿地等地相继发生破坏湿地的案件。

      四、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我国湿地保护的战略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合理利用,建立完善政策制度,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湿地保护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

      (一)完善湿地保护空间规划。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实施规划,并抓好规划和投资落实。重点加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鸟类迁飞网络和跨流域、跨区域湿地的保护与监管,全面提升湿地保护水平,不断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湿地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二)严守湿地红线。目前,我国湿地率远低于8.6%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湿地0.6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每年还减少约500万亩湿地。如果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我国湿地资源将会越来越少。去年,我们出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其中划定了全国湿地保有量不少于8亿亩的湿地保护红线。今后,要研究制定严守湿地保护红线的具体措施。把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的湿地全部纳入保护范围,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着力保护其原生状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要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减少湿地盲目开垦和改造,确保湿地资源总量不减少。

      (三)健全湿地保护制度。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湿地保护事权,健全湿地保护公共投入政策,加大湿地保护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湿地保护,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推进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相关利益群体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同时指导地方继续加强湿地立法工作。研究建立湿地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探索编制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湿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湿地保护考核奖惩制度,把湿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责任。

      (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总的来看,我国现有湿地工程规模小、覆盖面窄,不能适应建设生态文明、严守湿地红线的迫切需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粮食主产区、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规划实施一批新的国家湿地恢复工程,退耕还湖还湿,扩大湿地面积,修复湿地生态功能。要把湿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巩固并扩大城市湿地率,真正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实施一批地方湿地恢复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湿地原生状态,防止自然湿地人工化。专家研究发现,恢复和人工创建的湿地很少能达到自然湿地状态,生态功能远低于自然湿地,尤其是碳、氮等元素的储存和循环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很难恢复到自然湿地水平。

      (五)强化湿地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最早出现在美国,是以保护生态、保护生物资源为主要宗旨,而不是以旅游和开发为主要宗旨的。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要实施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都是全民所有,可以按国家公园的理念进行管理。在保持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湿地组成要素管理现状的同时,应强化林业部门从生态系统角度管理湿地的职能。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推动形成生态系统统一监管、自然资源各负其责的管理格局,全面提升湿地管理合力。

      (六)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林是山之衣、水之源,山青才能水秀,穷山必有恶水。保护湿地必须统筹林与水的关系,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重点要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专家测算,如果河北的绿化水平能达到目前北京的水平,就可以涵养140亿立米的水,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今后,要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保护的理念,保护和建设好河流、湖库周边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尤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争取把全国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实现以林养水、以水保湿,着力构建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七)狠抓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湿地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科学认识湿地、文明对待湿地。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湿地宣传教育,使善待自然、保护湿地成为自觉行为。同时,要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抓好人员培训,强化湿地监测,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能力。

      (八)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是《湿地公约》缔约国,必须统筹推进湿地履约、国际合作和国内湿地保护。要完善履约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公约事务,开展湿地保护高层对话,加强政策协调沟通,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作出应有贡献。要积极借鉴国外湿地保护先进理念和技术,一起分享国内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同志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全面开创湿地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阅读 10587
推荐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4/9/19 10:38:55写道:
哦,这样子啊,我们都很淡定
游客于2014/9/10 17:54:36写道:
期待春春以后更多的精彩~~ 
游客于2014/8/4 11:21:44写道:
打酱油的路过了呵呵,飘了
游客于2014/7/18 17:33:48写道:
我轻轻的来了,轻轻的闪了 
游客于2014/7/9 17:44:22写道:
我飘来又飘去~!!^_^
游客于2014/6/23 18:23:07写道:
我飘来又飘去~!!^_^
游客于2014/6/19 9:29:18写道:
这是什么情况,我来围观了呵呵
游客于2014/6/4 16:39:13写道:
我轻轻的来了,轻轻的闪了 
游客于2014/5/23 13:01:00写道:
里面的知识,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了,谢谢lz了。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9游会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9游会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9游会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9游会首页, 9游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