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外的滩涂。©tina
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饱受台风侵袭的困扰,留给当地村民很多终生难忘的伤害与印象。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从2021年初开始,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发起并设计了基于自然的9游会的解决方案(nbs)——滨海湿地项目,并得到了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该项目旨在保护当地独特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并与可持续生产方式相结合,帮助当地社区居民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近日,see基金会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zmnnr)、红树林基金会(mcf)一道来到雷州半岛,开始了深入社区、实地摸排情况、访谈村民和考察调研。
这份看似重复琐碎的工作背后,是对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坚守——他们希望通过不断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基于自然的9游会的解决方案,守护雷州居民世代居住的家园,让雷歌声声,吟唱传承。
被极端天气困扰的雷州居民
“九六年那次台风,我亲眼看见一棵大树被吹上天。村里所有的电线全部坏掉,停了几个月的电,当时很害怕,即便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历历在目。”
“14年的威马逊,鱼塘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了。”
……
雷州当地居民每次谈起“丽莎”、“威马逊”、“彩虹”这些历年登录的超强台风时,都为之色变。极端天气下的台风侵袭,让他们心有余悸的同时,对随时可能再出现的台风倍感无力。
广东濒临南海且有着很长的海岸线,是我国最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省份。据统计,广东年均台风季多达96天。频繁的气候灾害是影响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因如此,增强沿海地区抵御和消减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迫在眉睫。而通过加快建设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重要作用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 红树林与养殖塘。
家园护卫“红树林”,也需要人来守护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附城镇的北家村,与周边村庄共享10余公里的红树林滨海湿地海岸线。放眼望去,密密实实的一片绿“挡”在北家村前面,望不到头。这是雷州占地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滋养着北家村的9个自然村,1100户北家人。
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有防风消浪、保护海岸等作用。宽100米、高度4-6米的红树林就可以消减80%的风暴潮冲击力。
“如果不是这10公里的红树林,我们脚下就算是钢筋混凝土防波墙,也很难承受台风的冲击。” see基金会王静站在树林边的土堤坝上感慨说。
▲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保护海岸的作用。
当地村民也证实,2015年台风“彩虹”登陆雷州,沿岸村居遭受巨大破坏,但“有红树林的保护的地区”,明显受影响更小。
原来,这片10公里的红树林滨海湿地海岸线,正是帮助北家村应对台风等气候问题的法宝之一。
在保护村庄不受台风等灾害侵扰的同时,红树林还为鱼、虾、蟹、鸟等生物提供优良的生境,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
不仅如此,红树林生态系统更是“高效的碳汇”,它们将大量的碳封存在土壤、树叶、树枝、树根等内部。一公顷红树林可以储存3754吨碳,相当于在一年内减少2650辆以上的汽车上路行驶。
▲ 滩涂上新长出来的白骨壤小苗。
从一场雷戏开始,让村民聚集和参与
虽然红树林在应付气候变化影响有很强的作用,但只有健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才能有效发挥其防风消浪、固碳减排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1年,经过项目工作人员在经过长达数月的评估和调研后,识别出当地红树林面临着持续管理和维护不足、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干扰造成的破坏问题。
▲see基金会工作人员开展互花米草清理与红树修复效果调查。
事实上,红树林和村民在生存发展中的依赖关系是相互的。调研发现,由于管理机制不明确和保护意识缺乏,村民常常将生产、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在红树林湿地的周围;而与红树林保护息息相关的周边滩涂,又是当地村民维持生计的来源之一。由此可见,社区居民一起参与保护红树林非常重要。
为此,在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see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与北家村合作,于9月中旬正式启动了北家村红树林社区保护项目。
▲ 签约仪式合照
在如何更好地召集村民、动员村民这点上,项目团队下足了功夫,最终决定选择雷剧这一当地社区居民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让村民热热闹闹地参与进来。
项目组特意将启动仪式安排在当地十分隆重的祭祖日开展,并在活动上邀请村民表演雷歌、雷剧这种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利用不断重复的歌词,层层推进曲意表达,渲染出紧张、急促的氛围,像极了东濒南海地区台风来临之际的前奏。
在这样的烘托下,将保护红树林的倡导嵌入其中,让饱受极端台风天气危害、提心吊胆的村民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语言。
▲ 雷戏会场现场。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还通过红树林知识有奖竞答、物种绘画、拼图游戏等互动方式,让村民在趣味中学习,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了解和保护红树林的意愿。
汇丰银行湛江支行的吴小增副行长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多年前从雷州半岛走出去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雷话”,让村民倍感亲切。“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家园,就是发展致富,就是为子孙谋福”,活动后,北家村村民的心中已然印下了这样的观念。
▲ 志愿者在现场与村民互动。
接下来项目还将通过排河治理、垃圾处理、宣传教育、巡护管理,打造社区参与式红树林保护模式,推动社区持续参与红树林保护。
随着社区参与保护与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深入,期待未来项目将帮助社区发展环境友好的替代生计,探索平衡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了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成功注册为中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成为中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6月,see基金会与项目开发方自然资源部海洋第三研究所、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署交易协议,完成我国第一笔蓝碳项目交易,共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5880吨用于实现机构的碳中和目标。
▲志愿者与孩子在现场互动。
海洋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开启新征程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隐形的碳逐渐“可见”,碳中和、碳排放被多方聚焦。
除了储存“绿色碳”的森林之外,“蓝碳”在消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蓝碳”是指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活动捕获和储存的过程和能力。
虽然沿海生态系统占海洋总面积的比例不到2%,但它们“约占海洋沉积物中固存碳总量的一半”。当红树林以每年2%的速度被破坏时,它们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约占毁林所致排放总量的10%。
▲ 红树林俯视图。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作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是see基金会海洋关键生态系统保护策略的工作重点之一。自2020年起,开始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与9游会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开展多个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项目,并与当地社区合作,帮助乡亲们解决生态保护与生活发展的问题。
同时充分利用see基金会社会化平台的优势,带动社会公众资源广泛参与,在“双碳”目标和蓝碳政策的指导下,促进产生更多可持续的蓝色生机和活力,为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
引用来源:
广东省气候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年)
特别感谢:
汇丰银行、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家村村委、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9游会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9游会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9游会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