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苇鹀 -9游会

9游会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评论][] >>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苇鹀

媒体:原创  作者:玉米
专业号:
2022/1/28 16:29:59

苇鹀(学名emberiza pallasi):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为鹀属的小型鹀鸟。俗名山家雀(qiǎo)儿、山苇容、春雀(qiǎo)儿。

形态特征

苇鹀体重11-16克,体长126-151毫米。头顶、头侧、颏、喉一直到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体乳白色,自下嘴基沿喉侧有一条白带,往后与胸侧和下体色相连,并在颈侧向背部延伸,在后形成一条宽阔的白色颈环,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黑色具有窄的白色和皮黄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羽缘皮黄色,翅上小覆羽灰色,中覆羽、大覆羽黑色,具棕色或栗皮黄白色羽缘。虹膜褐色;上嘴形直而非凸形,下嘴带黄色;脚肉色;爪黑色;尾较长。

栖息环境

苇鹀是中国北方和沿海常见的旅鸟,春季一般生活于平原沼泽地和沿溪的柳丛及芦苇中,秋冬多在丘陵、低山区的散有密集灌丛的平坦台地和平原荒地的稀疏小树上。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和旅鸟。每年多在10中下旬开始迁来中国越冬,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还在进行。 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其他季节多成3-5只的小群。性极活泼,常在草丛或灌丛中反复起落飞翔,不畏人,除非很接近时才飞离。活动时伴随着叫声,在起飞时发出似“jie”的单音节叫声,栖息时,常发出两个音节的“jie,jie”声,似麻雀的叫声而较娇细。 常在地面或在树枝上觅食。其食物主要是芦苇种子、杂草种子、植物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也有越冬昆虫、虫卵及少量谷物。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在沼泽地的草丛或灌丛中近地面的灌木枝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粉红色被有暗色斑点,也有为白色而被有黑色斑点的,尤以纯端较为常见,卵的大小为18毫米×14毫米。雏鸟晚成性。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列入《》(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阅读 3866
推荐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9游会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9游会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9游会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9游会首页, 9游会
网站地图